我报考的中学是乡里的一中,我也不知道该不该报这所学校,也不知道这所学校是好是坏,更不知道自己以后的人生之路会是什么样子。我的小学同学零零散散的都分开了,没人和我同班。我只知道叶小龙去了县城上的初中,其他的都不知道分到哪些班里。
爸爸给我说我在乡里上的一中曾经也是他的母校。我还未在收到初中的入校录取通知书时,我爸就开始给我讲他在那上学时的日子,以及那里的布置。我爸说他还记得教学楼正前方也是操场的入口处,有一棵榕树,他说他们上学的时候那棵榕树就很大了,到我上初中的时候应该更老了,像他一样老了,不过人比树容易老,也比树经历的沧桑要多的多。爸爸说着他年轻时的故事,我却怎么听也听不懂,虽然我听的很专心,也很认真。
在我正式入学之前,我一次都未离开小村庄,只出来过一次,就是去乡里参考中考,小学升初中。所以,我只去了那一次。爸爸给我描绘乡里一中学校的样子,我只能凭借印象努力想像我见到的样子是不是和我爸描述的一致。爸爸兴高采烈地给我介绍乡里一中的全貌,完全凭借留在他脑海里的记忆,没想到,时隔多年,我爸记得那么清晰,一草一木都还记得。
爸爸问我考的怎么样,我一时回答不上来。每次,我爸问我考试成绩的时候,包括后来,我都会秉承保守策略,统一答复就是还好。还好的意思就是不好不坏,在学习成绩排名里,永远处于中游,上不上,下不下,就像我现在的人生状态,可能我说的还是往好的方面,过于积极乐观,我现在觉得自己到了底部,不知道怎么就滑倒最低,不知不觉就成了别人的炮灰。
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中庸之道,也许提不上嘴。我只能说,人有的时候就是会这样,不知道怎么就突然间成了最坏,从别人眼中的佼佼者变成一事无成。从自己曾经无数次憧憬过美好的自己变成自己最讨厌也是最难以接受的样子。
我记得有一句特别响亮的口号,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曾经做为我的座右铭,宁愿平凡,也不平庸。这一句话,在我上大学时并没有什么深刻体会,当时只是觉得这句饱含一种人生哲理。这种人生哲理充满积极向上,追求精彩人生,可是我忘了,过程中会遭遇太多太多挫折,也碰到太多太磕磕碰碰。虽然我没有忽略这些绊脚石,但我没有体会到想要跨过这些挫折,想要度过这些绊脚石,可能永远也不会实现,哪怕是耗尽一生精力和时间。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过于悲观,也没有高人给我指点迷津,我只能凭借我过往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加重,加压力。在社会上,在职场上摸索以后,碰壁以后,我才明白有些挫折真的不是靠认为的坚持也不是靠毅力能克服,不管怎么努力,它就是无法打破常规,无法克服。书上常写的鲤鱼跳龙门,之前我还不懂,总是天真以为只要加倍努力就能跨过龙门。事实上,打破阶层是世上最难的一件事,也是一件极其渺茫的事情。也许,这就是历史上爆发起义战争的最初原因吧,人们努力想要跨越种族,打破阶层,超越平庸。
陈胜不是说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我爸一听我说还好吧,就笑着说什么叫还好吧,考好就是考好,没考好就是没考好,哪有你这样囫囵吞枣,一听说话就是没有底气。我爸接着补一刀说,没考好直说,拐着弯给自己找借口。我说不是的,不是你想的这样,我就是实话实说。我爸看我的样子也没再说别的,最后来一句,以后不要再说考的还好吧,要么说好要么说不好,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在中间。考试成绩最怕的就是处于中游,那样永远没有出头之日。我听着爸爸说的话,虽然不想承认,心里还是有些不服气,但是我不敢反驳。
我爸问完我的预估考试成绩,就出去了。我不知道我爸去哪儿了,过了一会儿,我爸就回来了。我爸面无表情地说我问了你李大爷你的中考成绩,数学是85分,语文是88分。我也不知道我考的是好还是坏,没有底气地说我考的不好吗,我爸说他问了我的成绩名次,在我们乡里排名前二百名。我一听傻了,更加不知道考的是好是坏,也不敢再说下去了,更不敢问了,生怕自己说错话问错问题。
我爸说李大爷是他的小学和初中班主任,由于这层关系,李大爷说会给我安排乡里最好的一个班级让我进班学习。我一听,还是不知道该高兴还是不该高兴。因为我爸从头到尾没有笑一下,我也就不敢笑一下。要是我爸笑了,我才敢笑。
我爸见我的样子说,怎么不高兴吗。我心想我能高兴的起来吗,考的那么差。谁知道我爸说了一句到时候好好学习,别只顾着玩。我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心想好的班级也不知道好在哪儿,有叶小龙的学校好吗,有叶小龙学校里的班级好吗。没人给我回答这个答案,我只能望着头上的蓝天,心想叶小龙说他长大以后是要开飞机的,还说让我坐他开的飞机,还要让我和他一起活,一起死。我觉得叶小龙太鬼了,他死就死吧,还拉上一个垫背的,也不问我愿不愿意,就让我给他当垫背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捡到蠢萌妖女开始请大家收藏:(m.zhaoshuge.com)从捡到蠢萌妖女开始找书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